高校学生管理中美育的渗透路径探析

  来源:中国网

  美育指的是借由学校教育和培养,使学生能够拥有欣赏、理解、创造和表达美的能力和素养。美育包括音乐教育、艺术教育、舞蹈教育、戏剧教育等多个领域,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审美力、情感表达力和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对美的热爱和追求,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美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增强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时,美育还有益于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提升他们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

  高校学生管理指的是对大学生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包括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发展规划、学生生活指导等各方面。它是高校教育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高校学生管理是对学生进行管理和引导,促使他们全面发展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美育是高校学生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实现高校学生管理目标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与作用。

  提升大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大学生通过接触和参与各种艺术形式,如音乐、绘画、戏剧等,可拓展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其对美的欣赏和理解。这些艺术体验可有效激发大学生的情感共鸣,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使其成为有情感表达能力和艺术素养的人。美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能够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的美学价值。在欣赏和研究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学生对美的敏感和鉴赏能力会在无形之中得到塑造,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他们的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此外,美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通过艺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大学生可获得丰富的艺术素养和表达能力,,进而能自主进行艺术创作和表达。艺术修养在培塑学生艺术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使他们在艺术创作和表演中可以拥有更多的自我表达和创新。

  促进大学生创造力和综合素质发展

  美育可通过艺术教育和创作活动,为学生提供与艺术互动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艺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和创新,这种创造性的思维和行为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十分有益。大学生参与艺术创作和表演,其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可得到有效锻炼。例如,学生通过学习艺术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可提升其创造新颖观点的能力,因为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需要学生自主思考、实践和表达,这对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有着至关重要的正向牵引力。与此同时,美育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艺术教育不单单关注学生的艺术能力,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沟通和合作能力。学生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创作,可构建起良好的情感表达和情绪管理能力,提高感知和体验能力。

  推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情感发展

  美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交流,共同完成艺术项目,从而增进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艺术创作中,学生还要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创意,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互动和合作协力完成作品,这些经历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倾听能力和合作意识,使他们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合作。通过美育的实践和经验,学生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情感表达能力,还能够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展示自己的情感世界,以此推动学生与他人建立情感连接,增强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共鸣。特别是在与他人进行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互动中,学生会发展起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尊重他人的创造和表达,进一步促进人际交往的和谐与多样性。

  艺术作品和表演常常带有丰富的情感表达,更易于触动人心。通过参与艺术活动和课程,学生可有效培养情感表达能力,增强情绪管理能力,促进学生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能力,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社会适应能力有着不容小觑的意义。首先,美育可激发学生的情感发展。艺术作品往往蕴含丰富的情感和情绪,通过欣赏和创作艺术作品,学生能够借助艺术的语言和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艺术作品的创作也是学生自我情感表达的重要途径,依托艺术创作,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转化为作品,进一步加深对情感的认识和理解。

  增强大学生思想品质和价值观培养

  艺术作品中体现的各种美学原则和美学价值观念有助于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美,为什么美是重要的,从而培育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对高尚情趣的追求,助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感受美,欣赏美,形成积极向上的情绪和心态。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学生对美的力量和魅力会形成更加深刻的体会与感受,进而培养其对美的敏感性和欣赏能力。美育还可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艺术作品往往是艺术家对人生、社会和世界的思考和表达,在欣赏和研究艺术作品的同时,学生也会随作品自然而然地对人生或价值观予以思考。比如,学生可通过欣赏优秀作品中的主题和思想,从中获得对人生的启示和思考,认识到人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种思考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此,在高校对学生进行管理时,要注意在审美教育方面的渗透,只有在理性的管理中将美育的概念渗透进去,才能使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实现真、善、美的统一。

  引入艺术类课程

  高校可结合教学实际增设音乐、舞蹈、戏剧、绘画等艺术类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接触艺术,并培养他们的艺术兴趣。这些艺术类课程可作为选修课或必修课,让学生有机会学习和体验不同的艺术形式和技巧。其次,可在课程中融入艺术元素的教学内容。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积极融入讲解艺术作品、分析艺术形象、探讨艺术思想等艺术元素,通过将艺术与学科知识相结合,着力提升学生对美的感知力和理解力,同时丰富学科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科学组织艺术实践与创造的教学活动,如艺术实践课、艺术创作比赛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更深入地了解艺术的内涵与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表达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最后,将不同学科的知识与艺术相结合,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例如,在科学与艺术的交叉领域开展合作研究项目,或者在社会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中进行社会问题研究等,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艺术与学科知识。

  举办艺术文化活动

  组织学生艺术节是一个重要的渠道,可充分展示学生的艺术才华和创造力,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学生艺术节包含了音乐会、舞蹈表演、话剧演出、美术展览等各类艺术表现形式,借助学生艺术节的组织与举办,可有效调动学生的艺术兴趣,提升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且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和分享的平台。此外,还可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文化沙龙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或艺术家到校园举办讲座、演讲或演出,与学生进行现场交流与互动。这些活动可辐射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各个领域,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文化与艺术的价值与意义。高校还可组织传统音乐演奏、书法展示、茶道体验等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鼓励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切身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以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为载体,还能有效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加强学生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和认同,培养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结合高校特色举办高质量的音乐比赛、绘画比赛、戏剧比赛等多种艺术赛事和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动力。其中,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技巧和表演能力,同时也能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与比拼,实现学习和成长。

  推广艺术创作与实践

  高校可组织艺术工作坊,邀请专业艺术家或老师到校园进行艺术创作指导和实践培训。依托工作坊的形式,学生能够学习到专业的艺术技巧和创作方法,也有机会亲身实践和创作,而有效唤醒学生的艺术创作兴趣,提升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于此同时,鼓励学生参加艺术社团,提供平台让学生进行艺术创作与实践。学生艺术社团可涉及音乐、舞蹈、绘画、摄影等各个领域,凭借社团的组织与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还要合理举办学生艺术作品展览和演出活动,利用一切机会展示学生的艺术创作成果,提振学生的自信心和展示能力,为学生提供分享和交流的平台,更好地点燃学生的创作热情,促进他们在艺术领域的探索与实践。此外,积极组织艺术比赛,创设平台与机会,支持学生参加音乐、绘画、摄影等各类比赛,并提供相关奖励,以此增加学生对艺术的认同感和成就感。

  培养艺术导师和辅导员队伍

  组建专业的艺术导师团队,包括专业艺术教师、艺术家和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这些导师负责提供专业的艺术指导和咨询,帮助学生在艺术方面发展和成长。导师团队可定期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指导,提供个性化的艺术培训和指导方案。培养学校辅导员队伍中的艺术专长人员,提供专业的艺术辅导和咨询服务。辅导员应深入了解学生的艺术兴趣和需求,确保艺术指导和支持更具针对性。通过培训和提升辅导员的艺术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艺术教育支持和指导。创设师生互动活动,让学生与艺术导师和辅导员进行互动交流。组织艺术工作坊、艺术讲座、艺术展览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与导师和辅导员面对面交流,分享艺术创作经验和心得,构建学生与导师和辅导员之间的良好关系,提高学生的艺术学习和创作效果。建设校内艺术教育资源中心,集中收集和整理艺术教育相关的资源和资料。优化整合包括艺术教材、艺术作品、专业书籍、艺术家作品集等各类美育教育资源,助使导师和辅导员更好地开展艺术教育工作,同时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艺术学习和创作条件。

  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渗透美学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管理工作也需要进一步地进行改变,创新性的管理工作更能适应当代教育的发展要求。美育的理念与传统管理相辅相成,为高校学生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四川传媒学院:侯晓洁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