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技术研究院发布《2025 中国传染病放射学发展白皮书》,我国该领域实现从“跟跑
近日,香港技术研究院正式发布《2025 中国传染病放射学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该白皮书由研究院医药与生命工程学部主任李宏军教授牵头编制,立足我国传染病放射学领域系统性突破成果,紧扣“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核心要求,全面梳理学科研究基础、理论创新、技术研发、学科建设及国际影响力,不仅为国内传染病诊疗提供标准化指引,更向全球输出传染病防控“中国方案”,标志着我国传染病放射学正式迈入全球“领跑”行列。

1.政策支撑与临床需求双轮驱动 学科发展根基扎实
《白皮书》明确,我国传染病放射学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策保障与临床需求的双重支撑。在政策层面,2025年9月1日实施第二次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明确甲、乙、丙三类40种法定传染病,为传染病放射学诊疗提供坚实法律依据;“医防融合”战略则推动传染病信息与医院感染管理数据互联互通,要求放射学在“预防-诊断-治疗-评估”全流程发挥核心支撑作用。
临床需求方面,重大传染病并发症已成为患者致死主因,亟需放射学提供精准影像评估体系指导干预;同时,既往缺乏针对传染病群体的标准化影像检查方案,导致诊疗质量参差不齐,学科层面统一规范的需求迫切。《白皮书》主要起草人李宏军、刘唯夷等专家表示,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团队在国家及省部级项目支持下,围绕临床瓶颈开展系统性攻关,构建起 “问题-突破-应用”的闭环研究路径。
2.理论创新与标准建设突破 填补多项国际空白
《白皮书》系统呈现了我国在传染病放射学理论体系与标准化建设领域的突破性成果。在理论创新上,团队构建起覆盖“损伤机制-致病图谱-诊断逻辑”的完整框架:首次提出HIV神经元损伤“先轴索、后髓鞘”规律,建立“Treg富集与脑表型关联特征是CART清除潜伏HIV储存库新靶点”假说;整合病原体-宿主免疫互作研究,形成可视化致病机制图谱;结合病理与影像数据,建立“影像提示病理、病理指导诊断”的动态调控机制,颠覆传统认知。
标准化建设层面,我国主导构建 “国内标准-国际共识-全球指南”三级标准矩阵:制定全球首个新冠肺炎影像诊断标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辅助诊断指南》,关键指标纳入国家卫健委COVID-19诊疗方案第五版,至今保持高被引排名第一;构建涵盖16部标准规范的法定传染病影像学诊断体系,获世界卫生组织(WHO)与中华医学会“标准共识制订透明奖”(TOP 10%);制定全球首个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HAND)影像诊断共识,解决传统评估耗时长、不客观的痛点。
3.全球首创设备集群落地技术转化惠及千万人
针对传染病诊疗技术瓶颈,《白皮书》重点介绍了团队研发的“微观检测-影像融合-移动诊疗”三位一体全球首创新设备集群,为传染病精准诊疗提供硬核装备支撑。其中,全球首款肺 TB自动检测显微镜设备,通过自主研发AI自动对焦与超解析度重构算法,实现结核菌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均≥97%,单张全景扫描时间≤2分钟,效率较传统人工提升10倍以上,已获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认证;全球首款肺TB-DR、CT融合AI检测设备,破解多模融合算法难题,DR影像筛查灵敏度≥97.7%、特异性≥98.4%,单张处理时间≤0.2秒,获WHO与中国科协联合推介;全球首款RASE-TB 5G+AI辅助诊疗车载设备,集成病原学与影像学检测模块,实现“筛查-诊断-会诊”全流程自动化,已在全国28个省份1000余家医院及疾控中心部署,累计筛查人群突破1500万人次。
为保障技术自主可控,团队还构建全链条知识产权体系,累计获发明专利18项、软件著作权23项,覆盖“算法研发-设备制造-软件应用-临床转化”全流程,筑牢技术壁垒。
4.人才培养与国际影响并行 助力全球公共卫生
《白皮书》指出,我国已建立完善的传染病放射学人才培养体系:编制全球首套系统化教材,《传染病放射诊断学》入选全国高等学校改革实验创新教材,5部核心教材覆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创立国内首个传染病影像学研究生培养体系,设立博硕士学位授予点及博士后流动站,累计培养国内外硕博士、博士后 100 余名;通过国家继续教育项目与全国巡讲,直接受益约17万人,2015 年中华放射学会正式确立 “传染病放射学” 学科地位。
在国际影响力方面,我国创办《Radiology of Infectious Diseases》《Radiology Science》等国际期刊,连续 4 年在国际放射学顶级会议 RSNA 作大会报告,依托 “一带一路” 辐射学联盟将中国诊断标准推广至沿线国家。NIH 官员及国际结核病防治专家 Masahiro 等高度评价我国成果,认为中国经验为全球传染病防控提供重要借鉴。
未来聚焦医工融合 贡献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白皮书》对未来发展提出明确建议:深化人工智能、影像组学与传染病早期诊断技术融合,开发更精准无创评估工具;扩大 “一带一路” 框架下国际合作,联合开展跨国多中心研究;建立跨国传染病影像数据库,推动循证医学研究;构建 “全球-国家-区域” 三级人才网络,保障学科可持续发展。
香港技术研究院医药与生命工程学部主任李宏军教授表示,《白皮书》的发布是我国传染病放射学发展的里程碑,未来团队将继续以 “健康中国” 战略为导向,以全球公共卫生需求为目标,持续推动技术突破与标准完善,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与力量。
李宏军教授长期致力于提升我国重大传染病影像学的诊疗水平,取得多项引领性重要科学突破;首次提出重大传染病影像学学说、攻克了重大传染病影像学机制和规律及诊疗关键技术难关,解决了重大传染病影像学精准诊疗系列难题,构建了重大传染病影像学系统理论体系和国际化学科建设体系。并且研发了重大传染病的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一体化诊疗管理系统,为我国重大传染病早期预警、精准诊疗的学科体系建设做出重大贡献。被权威媒体誉为“重大传染病影像学开创者和国际化学科奠基者(中国科学报、中华英才、科技部国际人才杂志等)。
长期从事临床医学影像诊疗工作30年。倡导遵循“国际视野、患者需求、系统思考、整体推进”的学科建设理念和“医疗技术规范化、技术设备现代化、医工结合信息化、技术队伍专业化”的国际化学科建设思想。成为定义“重大传染病放射学开创者和创建国际化学科生态奠基者”。
来源:香港技术研究院
